中國「無人機航母」下水已兩年,美媒公開承認:這才是世界首創艦!

2024-06-05     蝶戀花     反饋

日前海外媒體發布了中國長江某處造船廠內的衛星圖,其中就發現了一艘甲板長度200米,寬25米左右,排水量大概在15000噸的「無人機航母」。據悉,這艘航母早在2022年就已經下水,但並未進行任何高調海試,一直被保護在某處內陸港口內。美國《海軍新聞》軍事觀察家薩頓撰文並公開承認,這艘航母是世界真正意義上的首款「無人機航母」,是首創艦的存在。

而土耳其,義大利等國家的無人機航母不同,中國這艘航母具備起降大型固定翼無人機的能力,這就意味著它的功能並不是放飛所謂的自殺無人機或單一用途微小型無人機。無人機搭配人工智慧AI,理論上已經有了可行性,加上無人機加密技術和抗干擾能力的不斷加強,一些高性能無人機已經很難被傳統的干擾系統捕獲。

而且無人機的最大優勢是大航程和高滯空時間,即便是最大起飛重量僅數噸的大型無人機,也能輕鬆獲得數千千米的航程或不低於18小時的滯空時間。考慮到中國並不需要自殺式無人機或中小型無人機去執行像俄烏戰場上那樣的低級任務,所以分析人士認為,這款無人機航母的最大意義就在於配合遠征登陸集群,為它們戰區廣域的「態勢感知」「戰場監視」能力。換句話說,它很有可能是搭配076型「閃電航母」而使用的互補平台。

076型兩棲攻擊艦安裝電磁彈射器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但考慮到甲板操作和放飛架次的限制,它在攻擊和感知之間存在空檔,如果彈射2架戰機和1架無人預警或無人偵察機的話,那麼這就是取捨問題。打造專門的無人機航母,配合閃電航母,為編隊提供廣域的態勢感知的確是一個不錯的選項。

從全球範圍來看,中國的確是世界首創。但這個首創並非是「雞肋」,因為戰場環境的感知和動態監視能力一直很重要,敵方集群在哪裡集結,行進路線,戰場部署,這都是高價值的情報。即便是閃電航母的艦載機摧毀了一處地面目標或海上目標,後續的毀傷評估工作也很重要,「重創」仍有修復可能,但「擊沉」卻是硬性損失。

而除了以上功能之外,這款無人機航母也可以攜帶武裝直升機或反潛直升機,在編隊內提供大面積的反潛搜索和戰場救護。實際上,除了不執行正規航母的作戰任務之外,該艦完全可以分攤大量的中低等級任務,而且依賴於平台特點,可以在某一功能上強於其它艦艇。

而該艦15000噸的排水量如果內部機庫設計優化得當的話,是可以同時攜帶30架以上各式摺疊翼大型無人機和直升機的,即便是配置12架直升機和18架大型無人機,它的功能就註定在驅逐艦之上,與閃電航母直接互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