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知名記者沙姆斯-沙拉尼亞、薩姆-阿米克和勞-穆雷聯合報道,球員刻意造犯規亂象已經摧毀籃球比賽,聯盟能否重拾比賽競技本來的精神成為最大問題,NBA要想打擊這種「籃球比賽詐騙犯」,從根源上杜絕這種醜陋現象,首先得總裁亞當-蕭華辭職下台。

球員假摔成風:西部決賽G1引爆輿論
當2025年西部決賽第一場演變為雷霆114-88狂勝灰狼時,幾乎所有媒體被同一種論調淹沒,各種相似觀點刷屏。"我無所謂誰贏這場比賽,"知名記者比爾-西蒙斯說道,"亞歷山大獲得的體毛級犯規吹罰令人作嘔,這跟季後賽其他任何吹罰尺度都不一致。"作為目前最高級別籃球聯賽,NBA的比賽越來越不被喜歡,爭議也更多,球員不再專注於打磨技術,而是通過造犯規與裁判的吹罰影響比賽。
"今年季後賽這麼多身體對抗,結果亞歷山大在沒人碰到的情況下摔倒,竟然還能獲得哨聲。"NBA頻道的賈斯汀-泰爾米內補充說道,"看著真難受,讓人無法直視。"
本賽季常規賽得分王亞歷山大場均32.7分,季後賽場均9.2個罰球,西部決賽第一場獲得14個罰球,西部決賽第二場獲得15個罰球,他每一次持球突破的目的就是為了造犯規。在分區決賽中,亞歷山大不是唯一有此行為的球員,東部決賽的布倫森同樣如此。需要承認布倫森是一個現象級的球員,可他和亞歷山大、里夫斯以及詹姆斯-哈登一樣,他們都是「籃球比賽詐騙犯」,這些球員用後仰甩頭、急停造追尾、投籃假動作後主動貼防換裁判的哨聲,幾乎精通所有套路。

亞歷山大靠罰球贏得MVP,雷霆也受益打進西部決賽並贏下兩場比賽,引出一個問題:NBA能採取什麼措施來阻止這種比賽騙術?能否讓籃球回歸純粹?具體方法有哪些?
去年休賽期,聯盟將比賽中的假摔判罰設為永久規則。裁判有權當場吹罰假摔,判罰"非違背體育道德"技術犯規,由無過錯方執行一次罰球。這還不夠,部分因為"非違背體育道德"技犯不會累積導致驅逐(普通技犯會),但至少是個不錯的開始。毫無疑問,聯盟裁判遠未充分使用這項工具打擊球員假摔,或者說,裁判選擇性吹罰那些假摔製造犯規的球員。「隨便看一場NBA比賽,包括今年季後賽,你都會看到多名球員誇張倒地,將輕微接觸演繹到滑稽或令人憤怒的程度。」薩姆-阿米克說道,「這種比賽摧毀了NBA的比賽精髓,讓球迷不再喜歡觀看比賽。」
聯盟需要正視球員騙犯規的問題,結束比賽解說重回教練席的傑夫-范甘迪不滿公開批評裁判,並向聯盟投訴球員造犯規和裁判慫恿部分球員假摔的行為。不難理解聯盟官方的立場,然而持續對產品提出批評不利於商業運營。但當轉播回放假摔或其他形式騙犯規時,最權威的解說員范甘迪直言不諱把問題曝光出來。有時觀看比賽,解說員分析爭議鏡頭就像研究甘迺迪遇刺錄像,拚命尋找判罰的合理性。其實直接說"某某球員假摔了,裁判這次上當了"完全可以。

「看看奧運會賽場,或近年任何重大國際籃球賽事。」沙拉尼亞說道,「那些擅長騙犯規的NBA球員,通常需要幾場比賽來適應不吃這一套的裁判。缺少哨聲反而讓比賽更流暢精彩,讓真正籃球技術(而非造犯規能力)接管比賽。」沙拉尼亞表示,通過技術擊敗對手對亞歷山大很重要,他的造犯規技巧既包含精妙手法,也摻雜明目張胆的假摔,只要防守者輕觸,他就會誇張反應並立即做出投籃動作。
"和雷霆這支球隊比賽太沮喪了,他們瘋狂假摔騙犯規。"早在二月份灰狼對陣雷霆的比賽後,主教練克里斯-芬奇就直言說道,"真的,雷霆無時無刻不在犯規。但你根本不能碰亞歷山大,這太讓人崩潰了。"這就會帶來不良的示範作用,其他球員也會這麼想:"好吧,看來我也得這麼幹才能獲得哨聲"。約基奇多次被激烈犯規後卻沒有獲得裁判的哨子,他也開始效仿騙犯規,結果多次得逞。從哈登開始,特雷-楊、里夫斯、恩比德到亞歷山大,五花八門造犯規的比賽方式讓NBA變得醜陋,越來越多的球員紛紛效仿。
無論誰假摔都會損害比賽,聯盟必須更謹慎考慮其規則導向。遺憾的是,即便立即全面打擊假摔騙犯規,聯盟的問題或許也不會完全消失。這種騙犯規的風氣在NBA根深蒂固,從亞當-蕭華接替斯特恩開始就鼓勵進攻,打擊防守球員的對抗性。聯盟不應該將責任全推給裁判,而應成立專門反假摔騙犯規小組,每天安排一名回放中心的裁判專注處理此類現象。「這很難,聯盟現在的風氣就是這樣。」勞-穆雷說道,「要想徹底打擊籃球比賽詐騙犯,首先得讓總裁亞當-蕭華辭職。」

「若假摔騙犯規未被當場發現,回放中心的裁判應有權賽後追罰。且處罰不應是"非違背體育道德"技犯,假摔就是違背體育道德,欺騙裁判就是違背體育道德。」沙拉尼亞說道,「此類判罰應計入常規技術犯規。更好的方法是,對假摔實球場詐騙犯,應該處以比普通技犯更快的禁賽處罰。」籃球是項美麗的運動,NBA仍是籃球最高水平聯手,但當下聯盟存在明顯污點,應該讓亞當-蕭華辭職,讓籃球比賽回歸競技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