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習慣救了英國人!研究:讓死亡率大幅下滑

2025-07-20     荊倫風     反饋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275/22754981.avif

紅茶的普及化不僅改變了英國飲食文化,更意外大降死亡率。

紅茶是許多人每天必喝的飲料,不論是早餐配上一杯,還是當作下午茶提神,都是不錯的選擇。紅茶對人體有不少好處,能夠幫助抗氧化、抑脂肪、降血壓。英國在18世紀紅茶大流行,死亡率竟大幅降低,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研究團隊深入研究發現,其中一個關鍵,竟是大幅減少死亡人數的重要因素。

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研究團隊2023年發表研究報告指出,18世紀英國的紅茶文化,意外為公共衛生帶來重大貢獻。研究顯示,當時英國民眾養成將水煮沸泡茶的習慣後,無意間殺死了水中的致病細菌,不僅降低了水系傳染病的發生率,更大幅減少死亡人數。

報告指出,18世紀的英國正值工業革命時期,由於城市人口快速成長,加上下水道設施不完善,以及人類排泄物處理方式落後,導致飲用水源嚴重污染。當時醫學界尚未發現細菌與疾病的關聯性,反而認為疾病是透過瘴氣傳播。

1784年英國政府將茶葉稅率從119%大幅調降至12.5%,使原本僅限於上流社會享用的紅茶,逐漸走入平民百姓的生活。到了18世紀末期,就連最貧困的農民,每天也能喝上兩次紅茶。

紅茶成為英國國民飲料的背景,來自於東印度公司對茶葉貿易的壟斷,以及茶葉可重複沖泡的特性,使紅茶成為當時最經濟實惠的飲品。相較於啤酒和咖啡,紅茶不僅價格親民,更可全天候飲用,成為跨越階級的國民飲料。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275/22754982.avif

18世紀英國紅茶的普及化不僅改變了飲食文化,更對公共衛生帶來重大影響。研究分析404個教區的歷史數據發現,在水質較差的地區,紅茶普及後的年死亡率大幅下降25%,而水質較好地區則下降7%,顯示紅茶習慣的建立對改善民眾健康具有顯著效果。

研究團隊以各教區3公里範圍內的水源數量和海拔高度作為水質指標,發現水源稀少或海拔較低的地區,因飲用紅茶而降低的死亡率特別明顯。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也發現紅茶進口量增加期間,水源性傳染病如痢疾的死亡人數明顯下降,但空氣傳染病如結核病的死亡率則維持不變,進一步證實燒開水喝茶確實改善了飲用水質。

劉奇奇 • 1K次觀看
宋霖霖 • 2K次觀看
劉奇奇 • 2K次觀看
武巧輝 • 1K次觀看
武巧輝 • 2K次觀看
劉奇奇 • 1K次觀看
劉奇奇 • 970次觀看
武巧輝 • 1K次觀看
劉奇奇 • 3K次觀看
劉奇奇 • 8K次觀看
武巧輝 • 1K次觀看
劉奇奇 • 920次觀看
劉奇奇 • 5K次觀看
劉奇奇 • 2K次觀看
武巧輝 • 4K次觀看
劉奇奇 • 950次觀看
武巧輝 • 1K次觀看
武巧輝 • 2K次觀看
劉奇奇 • 3K次觀看
劉奇奇 • 2K次觀看
劉奇奇 • 5K次觀看
劉奇奇 • 2K次觀看
劉奇奇 • 1K次觀看
武巧輝 • 4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