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蘇澳觀測到9公分海嘯波 氣象署:警報尚未解除

2025-07-30     荊倫風     反饋

▲堪察加半島發生規模8.8強震。

俄羅斯堪察加半島東部外海在台灣時間上午7時25分發生規模8.8強震,中央氣象署最新觀測結果,在宜蘭蘇澳觀測到9公分海嘯波,台東蘭嶼、成功及高雄有約1至2公分,太平洋海嘯中心仍將台灣列在海嘯警戒區域,將結合觀測結果決定何時解除海嘯警報。

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表示,台灣東部因為板塊擠壓都是懸崖峭壁,不容易造成海嘯堆高,西南部及東北部海床地形由深到淺容易堆高形成海嘯,主要像是在海水浴場、港口及出海口等,1867年基隆就曾有海嘯紀錄,西南部也曾有海嘯紀錄。

吳健富指出,海嘯波今天抵達台灣最慢的時間點為下午1時45分,根據觀測結果,花蓮潮位站波高接近0,台東蘭嶼及成功約1至2公分,蘇澳則有接近9公分,高雄1至2公分,東港1公分,小琉球接近0公分,全部都不高於10公分。

吳健富表示,太平洋海嘯中心下午3時27分指出,台灣仍在海嘯警戒區域,氣象署會結合觀測結果決定何時解除海嘯警報。

吳健富指出,氣象署在早上11時40分針對6個沿海發布國家級警報跟海嘯警報,山區及都會區沒收到是因為離警戒區較遠,屬正常現象。

他也說,海嘯波形成大部分是因為大規模地震,且位於淺海位置,造成海水抖動往四面八方傳遞,海床愈深速度越快,由深到淺的變化就會堆高形成海嘯。

他說明,海床深度達5000米的速度為每小時800公里,等同於噴射機;深度500米的速度約每小時250公里,相似於新幹線;深度100米的速度為每小時100公里,相當於高速公路汽車;深度10米的時速約36公里,等同於短跑選手。

荊倫風 • 1K次觀看
劉奇奇 • 2K次觀看
劉奇奇 • 1K次觀看
劉奇奇 • 3K次觀看
武巧輝 • 5K次觀看
劉奇奇 • 5K次觀看
劉奇奇 • 1K次觀看
荊倫風 • 2K次觀看
劉奇奇 • 1K次觀看
劉奇奇 • 3K次觀看
劉奇奇 • 960次觀看
荊倫風 • 5K次觀看
劉奇奇 • 2K次觀看
劉奇奇 • 5K次觀看
劉奇奇 • 900次觀看
劉奇奇 • 3K次觀看
荊倫風 • 2K次觀看
武巧輝 • 2K次觀看
劉奇奇 • 1K次觀看
武巧輝 • 1K次觀看
劉奇奇 • 3K次觀看
劉奇奇 • 2K次觀看
劉奇奇 • 2K次觀看
劉奇奇 • 1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