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疑一細節兩調查結果 女大生銀行存款1.7萬被盜

2025-08-07     劉奇奇     反饋

吳靜玟也指出,GX Bank在調查過程中所提供的說法前後不一,令她對真相感到更加困惑。(取自臉書)

(峇六拜5日訊)「如果連我這樣沒有任何疏忽的用戶,也無法得到銀行的保障,那誰還能安心把錢存在銀行?」

一名女大生公開控訴,她在數碼銀行GX Bank開設的帳戶,竟在她熟睡期間,遭不明人士盜轉高達1萬7200令吉款項,心痛得決定報警處理!

然而,GX Bank卻堅持相關轉帳是由事主本人所操作,甚至提供前後不一的調查說明,令她感到更加難以接受。

該名為吳靜玟的女子在臉書群組「檳城,I love Penang」發帖表示,事發於7月16日晚上11時53分,當時她的GX Bank帳戶出現未經授權的轉帳操作,導致帳戶被盜轉1萬7200令吉。

「在短短几分鐘內,有人分別從我帳戶下的3個『存款袋』(Saving Pockets)總共1萬7792令吉90仙的款項,轉移至主要帳戶,接著再將其中的1萬7200令吉轉入一個名為『Tan Xing Yee』的Boost銀行戶頭。」

她強調,自己並不認識該名收款人,也從未授權任何相關轉帳。

吳靜玟指出,案發當晚她已入睡,且家中並無其他人,因此她深信並未有人接觸過她的手機。

「我是獨居者,當晚並沒有跡象顯示,有人闖入或曾經使用我的手機。」

她說,直到隔天(7月17日)早上約10時30分,她登入GX Bank帳戶時才驚覺,帳戶僅剩餘2269令吉45仙的款項未被轉走,即主要帳戶內的671令吉21仙,以及「意外支出袋」(Sudden Expenses)內的1598令吉24仙。

隨後,她立即將這筆餘額轉至其他銀行帳戶。

吳靜玟受詢時向《星洲日報》表示,事發後有不少網民質疑她的說法,甚至懷疑她「自導自演」。

「有人認為,黑客不可能這麼『好心』,還特地留下一筆錢不轉走。

「但我要強調的是,我根本無法理解黑客的心態與動機,事實就是我帳戶里還剩下2269令吉45仙,他們並沒有把我的帳戶清空。」

事發後,她立即採取行動,包括聯繫GX Bank客服及前往警局報案,同時也主動聯絡Boost銀行,要求凍結相關收款人帳戶。

「完成報案後,我第一時間將報案書發給GX Bank和Boost銀行協助調查。」

約10天後,GX Bank於26日回應表示,已完成內部調查,並協助她向Boost銀行申請退款,吳靜玟當時也表示同意處理方式。

「然而,我8月3日接到GX Bank來電通知,指Boost銀行以收款人已將款項轉走為由,無法退還款項,因此他們也無法對此負責。」

她說,GX Bank也進一步告知,該事件存在「異常操作」,並懷疑相關轉帳是由她本人執行,因為大額轉帳必須經過「面部識別(Face Authorize)」驗證,並在她的手機上完成。

「他們強調,除非是本人操作,否則系統無法完成這些轉帳。最終,在通話中我只好表示同意他們繼續調查,也只能暫時等待。」

此外,吳靜玟也嚴正質疑GX Bank的帳戶安全機制,認為無論是系統漏洞、內部操作疏失,或安全防護不足,都有必要徹查,釐清事件真相。

她還補充,GX Bank在調查過程中所提供的說法前後不一,令她對真相感到更加困惑。

「GX Bank在8月3日告訴我,款項遭轉走前的10分鐘,我的每日轉帳限額從1萬令吉,提升至1萬5000令吉。但根據銀行的安全機制,轉帳限額的調整應有1小時的冷卻期(cooling period),新限額應在1小時後才會生效。」

「結果,就在隔天(4日),他們又告訴我,我其實早在3月1日就已將每日轉帳限額,從7000令吉調整至1萬5000令吉。

「短短2天內,針對同一項關鍵細節,竟出現兩種相互矛盾的調查結果,哪一個才是真實的?」

吳靜玟還表示,在回查過去6個月的銀行轉帳記錄後,未發現任何一筆超過1萬5000令吉的交易,因此不明白自己為何要將每日轉帳上限調高至此數額。

「我記得我並沒有去調整限額,因為銀行戶口我一向都是用來存錢的,基本上只有進帳沒有出帳。即使偶爾有轉帳,也只是轉去其他銀行的戶口,以便存定期。」

她也質疑,為何僅10分鐘後,就能成功轉出第一筆1萬5000令吉的款項,「我合理懷疑,這背後可能涉及系統漏洞或內部操作上的失誤。

「我對此深感疑惑,也希望GX Bank能夠進一步給予清楚的解釋和透明的調查結果。」

她也反駁銀行方面的說法,指GX Bank堅稱所有轉帳都必須通過面部識別認證,並在她的手機上執行,「可當晚我早已入睡,而且我獨自一人,怎么可能完成這些步驟?」

吳靜玟的報案書。(事主提供)

吳靜玟為了自證清白,她也要求銀行查看以往的交易記錄。

「我很確定自己從未向『Tan Xing Yee』轉過款。我懷疑自己的資料可能已外泄,甚至被內部濫用。

「當然,我理解這些是我的合理猜測,若銀行有證據反駁,請清楚告知我操作記錄或提出強有力的技術說明。」

作為一名年僅20歲的在校大學生,吳靜玟坦言,1萬7200令吉對她來說,是一筆沉重的損失,且這起事件不僅令她焦慮不安,也帶來極大的心理打擊。

「在報案時,警方明確指出,這並不像典型詐騙,而像是被駭客入侵。因為我未曾點擊任何可疑連結或按鈕,整個過程是在我毫不知情、熟睡時自動發生的,銀行應對此負責。」

她表示,這原是一段她並不願意公開的經歷,但迫於無奈,只能站出來發聲。

「我只是一個普通的大學生,從未想過要引起公眾關注。但如今我真的束手無策,只希望藉助公眾的力量,推動事件獲得公正的處理,也希望能避免更多人重蹈覆轍。」

她也質問:「如果連我這樣沒有任何疏忽的用戶,都無法獲得銀行的保障,那還有誰敢安心把辛苦錢存進銀行?」

針對吳靜玟的指控,GX Bank負責人通過電郵向本報表示,他們理解當事人的處境,並已展開全面調查,正盡一切努力處理相關問題,也已準備好與有關當局配合,分享調查結果。

「我們對任何形式的欺詐行為、違法意圖或違反法律的行為均採取「零容忍」政策。

「作為一家數碼銀行,GXBank定期檢視自身的安全機制與風險管控措施,確保營運流程持續符合數以百萬計客戶與利益相關者對其的信任。」

荊倫風 • 2K次觀看
劉奇奇 • 2K次觀看
劉奇奇 • 1K次觀看
劉奇奇 • 3K次觀看
武巧輝 • 5K次觀看
劉奇奇 • 5K次觀看
劉奇奇 • 1K次觀看
荊倫風 • 2K次觀看
劉奇奇 • 1K次觀看
劉奇奇 • 3K次觀看
劉奇奇 • 970次觀看
荊倫風 • 5K次觀看
劉奇奇 • 2K次觀看
劉奇奇 • 5K次觀看
劉奇奇 • 920次觀看
劉奇奇 • 3K次觀看
荊倫風 • 2K次觀看
武巧輝 • 2K次觀看
劉奇奇 • 1K次觀看
武巧輝 • 1K次觀看
劉奇奇 • 3K次觀看
劉奇奇 • 2K次觀看
劉奇奇 • 2K次觀看
劉奇奇 • 1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