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比賽結束,全紅嬋和搭檔王偉瑩拿到金牌,分數是235.86分,比上海隊高出不到一分,這是全紅嬋在183天後的第一場正式比賽,之前因為受傷和身體發育,她休息了半年多,很多人以為全紅嬋狀態不行了,結果全紅嬋重新回來,還贏得了比賽。

比賽時陳芋汐的泳衣緊緊貼著身體,肚子和腿部的輪廓清晰可見,網上有人拿她開玩笑,說她長得像歌手伍佰,還有人覺得她應該退役了。其實陳芋汐天生骨架偏大,青春期體重增加是很自然的事,並不是因為她訓練偷懶,而是身體正在發育。國外也有跳水運動員在體重增加後,動作反而更穩定。這次比賽中她的起跳高度比搭檔更高,入水時的水花依然小得幾乎看不見,技術實力一直都在,只是身材有些變化。

她沒有參加單人項目,有些人認為她在躲避比賽,實際上這是教練組和隊里共同商定的結果,陳芋汐的腳踝舊傷還沒有完全恢復,單人跳的高難度動作對她來說風險太大,不讓她現在上場是為了保護她的運動生涯,陳若琳、張家齊這些年輕選手也曾因傷病調整過參賽計劃,這種做法不是退縮,而是明智的選擇。

在第二跳的時候,王雪和她的搭檔動作出現了一點不同步,按理說同步分會低一些,但裁判打出的同步分和對手一樣都是7分,有人馬上提出廣東隊占了主場優勢,認為裁判打分有偏向,其實跳水比賽的得分是把難度、完成度和同步度幾個部分加起來計算,再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取平均得出的,就算同步稍微差一點,只要整套動作做得漂亮,水花也壓得小,分數還是可以拉回來的,而且全國比賽的裁判並不是廣東自己決定的,其中有從外省抽調的人員參與評分,央視直播過程中也沒有發現明顯的問題。

最近有部紀錄片講中國跳水隊的事,裡面拍到全紅嬋小時候測體脂、吃飯只能吃一筷子的畫面,大家這才明白她的瘦不是天生的,是硬扛出來的,比賽前好多人說她胖,比賽後又誇她努力,這種轉變挺有意思,說明很多人只看結果,不在乎過程,全紅嬋賽後發了個朋友圈,就寫了三個字「我真棒」,這話看著簡單,其實挺不容易的,她不是沒感覺,只是習慣了不說。

她站在領獎台上,觀眾看到金牌閃光,卻看不到訓練中的艱辛,長體重、忍受傷痛、承受批評、面對質疑,她都堅持下來,沒人關心她是否疲憊,沒人過問她是否害怕,她只是繼續跳躍、繼續獲勝,最後輕輕說一句「我真棒」,這句話說得平淡,背後的付出只有她自己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