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映才五天,《731》的熱度一再飆升,票房猛衝12億。
這部承載民族傷痛的電影瞬間點燃全國影院。
不僅大陸網友一片沸騰,該影片于海外上映後,反響相當詭異。
部分外國人看完後,紅著眼眶的追問「歷史書為何從未提及」衝上熱搜榜第一。

曾經對這段歷史唯恐避之不談的外媒群體,也發生了態度上的轉變。
正如張純如先生在《南京大屠殺》中寫下的預言,終於綻放出跨越國界的光芒。
《731》海外爆火
電影《731》在國內上映後引發了觀影狂潮,直接衝進2025年年度票房榜前5。

還打破年初《哪吒之魔童鬧海》創下的單日總場次記錄。
該片以揭露731部隊開展細菌戰研究為主線,意在銘記並回望歷史。
影片籌備與製作耗時十餘年,導演趙林山為了考究那段歷史,花費大量時間精力不斷地去挖掘,不斷地去呈現。

儘管剛上映時,評論兩極分化。
一部分人堅持「不看不是自己人」的想法,另一部分人卻質疑該電影的敘事和表現手法不夠成熟。

還有一些堅持不看的,表示導演的行為是「消費愛國情懷」來進行商業積累。
但觀眾用一張張電影票的堆積壓過了輿論爭議。
《731》上映僅僅5天的時間,票房突破12億,堪稱勢如破竹。
所有的差評、惡評在高票房、主旋律面前,就像吃了「閉門羹」一樣,變得軟弱無力。

同時,口碑和票房同時「炸街」的《731》也湧向了海外市場。
如今《731》正逐步走向國際舞台。
北美院線陸續上映,外國觀眾紛至沓來,《731》的首映場座無虛席。
更令人動容的是,不少海外華人主動出資,邀請外國朋友共同觀影,用行動支持《731》,表達對這段歷史的尊重與銘記。

當鏡頭掃過731部隊遺址中鏽蝕的解剖台時,台下的外國人不禁攥緊了拳頭。
有國外網紅看完後表示:
「這是我看過最駭人聽聞、最泯滅人性的戰爭罪行了。」
「這些小日子簡直不是人,而是野獸。」

與此同時,影片的評論區更讓人心頭一震:「這讓我想起了集中營,但我從未在歷史課上聽過這段歷史。」
連在中留學的日籍留學生,在看完《731》後也對著鏡頭頻頻鞠躬,為先輩道歉。
不少國人告訴他們:真實情況比電影還要殘忍數倍。

這樣的史料衝擊讓西方觀眾始料未及,幾乎所有海外友人在看完後都會大受震撼,並產生新的思考:
在西方教育中,竟然從未提起過這段歷史。
如今《731》這一堂課,把海外朋友缺失的那一堂歷史課,一定程度上作了補充。
外媒風向變了
《731》在海外的爆火並非偶然,而是歷史記憶傳播的必然結果。

曾經整個西方世界對731罪行集體失語,這段反人類的罪行在西方語境中仿佛被施了沉默咒
現在風向標也發生了變化,進入西方公眾視野。
多倫多首映式上,00後觀眾組織的「歷史真相快閃」活動被《環球郵報》重點報道。

年輕人舉著倖存者照片與紀錄片台詞牌在街頭形成流動紀念牆,這種創意表達迅速被全球媒體轉載。
加拿大溫哥華的首映禮上,知名日資媒體人乘松聰子表情嚴肅,攥緊拳頭接受採訪,卻情緒崩潰,忍不住掩面流下了眼淚。

尤其是提到「施暴者應該反思自己」。
這段視頻在社交平台獲得千萬次轉發,形成了傳統媒體與社交媒體的傳播閉環。
儘管「小日子」官方不發聲,但他們的媒體、他們觀眾的鞠躬與眼淚,是清醒的,思想進步的。

他們都在為當年的受害者感到愧疚,也為先輩的行為感到抱歉。
這恐怕就是《731》的傳播意義吧。
但美國的主流電影網站卻打出了3.2的超低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