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是求饒,說自己知道錯了,求我媽看在血緣的份上拉他一把。
我媽一概不理。
後來,他就開始咒罵,說我媽心腸歹毒,為了錢不顧親情,不得好死。
我媽直接把他拉黑了。
那些曾經趨炎附勢的親戚,態度也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
他們開始頻繁地給我們家打電話,送東西,字裡行間都是對我們的關心和對我媽的讚美。
"蘇靜啊,你可真是爭氣!我就知道你是個有福氣的!""念念這孩子,以後可就是富家小姐了,可別忘了我們這些窮親戚啊。"我媽對他們的態度,是不遠不近,不咸不淡。
既不惡語相向,也不過分親近。
她用最體面的方式,讓那些人明白了什麼叫"昨日你對我愛答不理,今日我讓你高攀不起"。
這天,我們接到了醫院的電話,說外公想見我媽。
我本以為我媽不會去,但她沉默了很久,最後還是決定去一趟。
我陪著她一起去了。
病房裡,外公躺在床上,半邊身子不能動,嘴巴歪著,說話也含糊不清。
看到我媽進來,他渾濁的眼睛裡流出了兩行眼淚,掙扎著想伸出手來抓我媽。
"靜……靜啊……"他艱難地吐出幾個字,"爸……錯了……"
我媽站在病床前,靜靜地看著他,臉上沒什麼表情。
"您沒錯。"她平靜地說,"您只是做出了您認為最正確的選擇,選擇了您最疼愛的兒子,放棄了您覺得無所謂的女兒。現在這個結果,也是您求仁得仁。"外公的眼淚流得更凶了,他嘴裡發出"嗚嗚"的聲音,像一頭受傷的老獸。
"強……強子他……不管我了……他……他把我的……養老金……都拿走了……"我媽的眼神里終於有了一絲波動,但很快又恢復了平靜。
"那是您的兒子,您自己選的,不是嗎?"
外公徹底絕望了,他用還能動的那隻手,一下一下地捶打著自己的胸口,發出痛苦的哀嚎。
我有些於心不忍,拉了拉我媽的衣角。
我媽回頭看了我一眼,嘆了口氣。
她從包里拿出一張銀行卡,放在外公的床頭柜上。
"這裡面有二十萬。"她淡淡地說,"是您當初『恩賜』給我的。現在,我還給您。您可以用它請個好點的護工,或者去個好點的養老院。這是我作為女兒,為您盡的最後一份孝心。"頓了頓,她又補充道:"至於蘇強欠下的債,和我無關。您蘇家的事,以後也和我無關。這張卡,您也可以給他,或者留著自己用,都隨您。從此以後,我們兩清了。"
說完,她頭也不回地走出了病房。
外公在她身後發出了撕心裂肺的哭喊聲,那聲音里充滿了悔恨和絕望。
走出醫院,陽光燦爛,我媽深吸了一口氣,像是要把胸中積鬱了多年的濁氣全部吐出來。
她轉過頭,對我笑了笑,那笑容,是我從未見過的輕鬆和釋然。
"念念,我們回家。""嗯!"我重重地點了點頭,挽住了她的胳 ઉન, "我們回家。"
08
和蘇家那邊徹底切割乾淨後,我們的生活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宏遠集團的辦事效率很高,沒過多久,兩千多萬的拆遷款就全部打到了我媽的帳戶上。
看著手機銀行簡訊里那一長串的零,我感覺像在做夢一樣。
而我媽,卻比我想像的要平靜得多。
她沒有立刻去買豪宅豪車,也沒有去買奢侈品,而是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帶著我爸,去他工作了幾十年的工廠,遞交了辭職信。
我爸林建國,是個老實到甚至有些窩囊的男人。
他這輩子沒跟我媽紅過臉,最大的優點是聽話,最大的缺點也是太聽話。
當他得知我媽手裡有這麼大一筆錢時,他整個人都懵了,半天沒說出話來,最後只是訥訥地說了一句:"靜,這些年,委屈你了。"我媽笑了笑,搖了搖頭。
她給我爸辦了提前退休,讓他不用再去看領導的臉色,不用再為了那點微薄的薪水在生產線上熬夜。
然後,我媽在市中心一個高檔小區,全款買下了一套兩百多平的大平層。
房子帶一個巨大的露台,可以看到半個城市的夜景。
她請了最好的設計師來裝修,把房子裝成了她一直夢想的簡約中式風格。
她還給我爸買了一輛七十多萬的越野車,她說我爸辛苦了一輩子,也該享受享受了。
我爸一個快五十歲的男人,在拿到車鑰匙的那一刻,激動得像個孩子,眼圈都紅了。
對於我,我媽則給了我最大的自由。
她把我的銀行卡里打了一百萬,對我說:"念念,你長大了,有自己的想法。這筆錢,你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你想去環遊世界,媽媽支持你。你想去創業,媽媽也支持你。就算你都失敗了,也沒關係,家裡永遠是你的後盾。"我抱著她,哭得稀里嘩啦。
我終於明白,一個女人真正的底氣,從來不是來自於男人或者家庭,而是來自於她自身的強大和獨立。
安頓好一切後,我媽開始做一件她一直想做的事。
她用外婆的名字,成立了一個"靜蘭慈善基金會"。
基金會的主要資助對象,是那些在重男輕女家庭中受到不公平待遇、無法完成學業的女孩。
她親自擔任基金會的理事長,每天忙碌於各種文件和項目審批中。
我看著她在書房裡,戴著老花鏡,認真地看著一份份申請資料,神情專注而又滿足。
那一刻,我覺得她渾身都在發光。
這筆錢,沒有讓她迷失,反而讓她找到了自己真正的人生價值。
她不僅僅是報了仇,更是完成了一種升華。
她要把外婆留給她的這份愛,傳遞給更多需要幫助的女孩。
當然,蘇家的陰影,偶爾還是會冒出來。
有一次,我接到一個陌生電話,是舅媽張麗打來的。
她在電話里哭訴,說她知道錯了,說她現在帶著孩子在外面租房子住,過得很辛苦,求我媽能看在孩子的份上,幫幫他們。
我把這事告訴了我媽。
我媽聽完,只是淡淡地說了一句:"那是她的選擇,也是她該承受的後果。我們可以善良,但善良必須有鋒芒。"從那以後,我再也沒接過任何來自蘇家人的電話。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就到了年底。
除夕夜,我們一家三口在新家裡,做了一大桌子豐盛的年夜飯。
窗外是璀璨的煙花,電視里是熱鬧的春晚。
我爸喝了點酒,臉頰微紅,他舉起酒杯,看著我媽,認真地說:"蘇靜,謝謝你。謝謝你給了我一個這麼好的家。"我媽的眼眶也濕潤了,她笑著說:"應該謝謝我們自己,是我們一起挺過來了。"我看著他們,心裡充滿了溫暖和幸福。
我知道,這才是家真正的樣子。
沒有算計,沒有偏心,只有彼此的扶持和愛。
這是一個嶄新的開始,一個屬於我們一家三的,光芒萬丈的未來。
09

基金會的工作漸漸走上了正軌,我媽也從一個家庭主婦,成功轉型成了一位受人尊敬的慈善家。
她經常會去一些偏遠的山區,探望那些被資助的女孩。
每次回來,她都會給我看很多照片,照片上的女孩們,雖然穿著樸素,但眼睛裡都閃爍著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未來的憧憬。
我媽說,每當看到這些眼神,她就覺得,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在她的影響下,我也加入了基金會,成了一名志願者。
我負責基金會的線上宣傳和運營。
我將那些女孩的故事,寫成文章,發布在社交媒體上。
沒想到,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很多網友被這些真實的故事所打動,紛紛捐款,或者報名成為志願者。
我們的基金會,影響力越來越大,幫助的女孩也越來越多。
有一次,我們去一個偏遠的小鎮做回訪。
在一個受助女孩的家裡,我見到了一個讓我永生難忘的場景。
那是一個家徒四壁的土坯房,女孩的父親因為賭博,欠了一屁股債跑了,母親一個人拉扯著她和她弟弟。
家裡所有的資源,都優先給了弟弟。
女孩學習成績非常好,考上了縣裡最好的高中,但她母親卻不讓她去讀,想讓她早點嫁人,用彩禮錢給弟弟蓋房子娶媳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