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連著下了三天雨,家裡瓷磚返潮得厲害,連女兒小書包里的作業本都軟塌塌的。 七歲的妞妞扒拉著碗里的飯,筷子戳著炒青菜嘟囔:「媽媽,我想喝甜甜的湯。 」
婆婆聽見了,拎著菜籃子從廚房探出頭:「煮個絲瓜蟶子湯嘛,鮮甜又不膩口,妞妞肯定愛喝。 」
這話倒讓我想起上個月。 那會兒我總覺著身上黏糊糊的,婆婆就常煮這湯,晚上喝一碗,第二天早起秤針都會往下挪兩格。 廚房窗台上還擺著婆婆曬的陳皮,說是廣東人煮湯總要放兩片,抽抽濕氣特別管用。
食材準備
絲瓜1根、蟶子300克、蒜3瓣、鹽半勺、花生油1勺、清水3碗

做法步驟
蟶子加清水撒鹽,泡半小時吐沙,換水搓洗兩遍
絲瓜削皮切滾刀塊,蒜拍碎備用
熱鍋倒花生油,爆香蒜末後下絲瓜翻炒到泛綠
加清水煮開,撇掉浮沫後放蟶子
蟶子殼全張開就關火,撒鹽攪兩下出鍋

昨晚妞妞抱著湯碗喝得咕咚響,連蟶子肉都蘸著湯汁吃光了。 我自己舀了半碗,絲瓜軟軟地滑進喉嚨,帶著蟶子的鮮甜,喝完背上微微發汗,倒真像把濕氣都趕跑了。
婆婆往湯里添了半碗水,咕嚕咕嚕又煮開一鍋:「明早給你裝保溫壺,帶去公司當午飯配湯。 」窗外的雨還在下,廚房飄著熱騰騰的白氣,倒比前兩日清爽多了。